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11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50篇
综合类   22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8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阐明深圳鹅公湾水域渔业资源的季节变动及其形成原因,为南海近海典型渔业水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12年8月(秋季)和12月(冬季)、2013年3月(春季)和5月(夏季)4个季节在深圳鹅公湾水域进行渔业资源拖网调查,对该水域的游泳生物种类组成、资源密度、优势种组成、长度谱和生物多样性进行季节变动分析.[结果]从深圳鹅公湾水域共渔获游泳生物113种,隶属于3纲14目50科78属.其中,夏季游泳生物种类数量最多(61种),秋季最少(53种),春季和冬季均为56种.夏季游泳生物资源密度和尾数密度最低(分别为5959.20 kg/km2和356.45 ind/km2),但其鱼类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1.99%和42.19%).游泳生物长度谱的季节变动表明夏季捕捞强度最小,秋季捕捞强度最大.鹅公湾水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动明显,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季节变动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结论]深圳鹅公湾水域游泳生物资源种类、生物量和结构季节变动明显,夏季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性高,而秋季和冬季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差,主要是由于捕捞强度季节差异(夏季捕捞强度低,秋季捕捞强度高)所致.尤其随着秋季捕捞强度的增大,k选择种类将被r选择种类代替.  相似文献   
112.
金融数据的波动具有较明显的集聚特性,波动集聚现象在收益率的分布上往往呈现出“尖峰厚尾”的特征。价格指数的误差存在自相关性和条件异方差问题,还具有杠杆效应。运用GARCH族模型对深证成分指数的价格指数及收益率进行研究,并对各种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深证成分指数的收益率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尖峰后尾现象,股票价格指数存在非对称效应,EARCH模型较好地拟合了股票价格指数的非对称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3.
论深圳社区公园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妙如 《广东园林》2010,32(2):32-35
文章通过对深圳几个社区公园的分析,简述深圳社区公园的现状及发展。社区公园靠近市民,设计合理的社区公园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社区公园与口袋公园的相似之处,分析国外口袋公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阐述国外口袋公园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大城市社区公园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4.
陶昕  谭志军 《广东园林》2010,32(6):69-72
品佳茗与赏园林,在艺术鉴赏这一层面上,都是为了追求心神的愉悦,进入一种人生智慧的灵通境界。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引入到公园建设中来,将会给现代公园文化注入新的元素,这也是丰富和提升公园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5.
依据2007年4月和8月在乐清湾28°05′~28°35′N、121°00′~121°20′E海域进行海洋综合调查,对乐清湾营养水平指标(E)和有机污染指数(A)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这些分布特征与营养盐、潮流场、污染源和叶绿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乐清湾E值和A值分布趋势基本相同,都是由内湾向外湾数量逐渐减少。相关分析表明:溶解态磷酸盐(D IP)和溶解态无机氮(D IN)与E值、A值之间都有密切的相关关系(P=0.000 0),因而是污染乐清湾水体的主要因子。营养盐分布特征的形成,主要由乐清湾地形、潮流、污染源和叶绿素特征决定的,在乐清湾海域,沿外湾东部的海槽是乐清湾中湾和外湾涨落潮的主要路径,形成外湾较低的D IP和D IN值。而养殖污染带来总氮和总磷的数量分别接近和超过50%,因而是乐清湾水体变劣的重要外源性污染物,其次是生活污水和化肥的输入。夏季,浮游植物对营养盐大量利用,有效地减少了乐清湾营养盐的含量,进一步导致水体营养水平指标(E)和有机污染指数(A)值的降低。4月乐清湾水体处于富营养化、严重污染和亚健康状态。8月,内湾和中湾属于污染海域,处于亚健康状态。外湾大部分属于较清洁海域,处于健...  相似文献   
116.
为规范辽东湾浮游植物中文名、拉丁名写法,本文根据辽东湾历年监测资料整理了浮游植物名录,并与最新的数据库及专业浮游植物图谱、专著进行了校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吴煌荣 《福建水产》2016,(6):493-500
2012年10月和2014年5月在诏安湾海域进行了鱼卵、仔稚鱼的调查,对诏安湾秋季和春季的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域共鉴定的鱼卵7种、仔稚鱼7种,隶属于10科10属;秋季共采集到鱼卵31个和仔稚鱼47尾,密集区出现在湾口的西屿北侧海域,春季共采集到鱼卵662个和仔稚鱼69尾,密集区主要分布在诏安湾中部偏北海域和湾口西屿西侧海域。秋季主要优势种为隆头鱼科鱼类、美肩鳃鳚,春季主要优势种为黄姑鱼、红鳍笛鲷和美肩鳃鳚。与东山湾相比,春季诏安湾鱼卵密度明显较大、仔稚鱼资源密度略低;秋季两个海湾的鱼卵、仔稚鱼数量均处于低水平;两个海湾的产卵时期主要在春季。  相似文献   
118.
乐清湾口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乐清湾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趋势和渔业资源现状,对该海域鱼类物种组成、种类数、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共鉴定出鱼类49种,隶属于10目26科39属。结果显示,春季物种数较秋季少,春季在瓯江口水域物种明显较少,秋季物种数空间分布大致为东西走向;春季种类重量多样性低于秋季,但尾数多样性高于秋季,鱼类种类数与多样性指数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乐清湾口海域的鱼类种类类型以近岸河口性鱼类为主,且大多为广温、广盐性种类;该海域位于河口,受瓯江径流影响较大;受地理位置和水文环境影响,该海域暖水性种类较多;种类数平面分布特征主要是春季受瓯江径流淡水水团影响,而秋季受交汇水团影响,物种丰富;两季鱼类多样性不同,是因为鱼类个体大小、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9.
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海州湾中国明对虾生态容纳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腾  张贺  张虎  张硕 《中国水产科学》2016,23(4):965-975
通过增殖放流,增加优质渔业资源、改善种群结构是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而增殖生态容量的研究是科学实施增殖放流的前提。为确定海州湾中国明对虾的生态容纳量,根据2013年连云港海州湾渔业生态修复水域的调查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中的Ecopath模块,构建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简易模型,计算了放流种类中国明对虾的增殖生态容纳量。结果表明:系统各功能组营养级范围在1~4.42。系统总流量9335.191 t·km~(–2)·a~(–1),系统总初级生产力3892.630 t·km~(–2)·a~(–1),系统初级生产力与总呼吸量的比值为1.331,连接指数为0.415,杂食指数为0.174,Finn循环指数为11.4%,平均能流路径为2.8系统尚处于由衰竭状态向恢复状态转变,还未恢复到成熟态。中国明对虾不是本海域的关键种,当前中国明对虾的生物量为0.04 t·km–2·a–1,中国明对虾的生态容纳量为0.846 t·km~(–2)·a~(–1)。  相似文献   
120.
In order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recruitment variability in European anchovy in the Bay of Biscay,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es that affect survival during the early life stages. Anchovy juvenile growth trajectories and hatch‐date distributions were inferred over a 3‐year period based on otolith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tolith growth trajectories showed a characteristic shape depending on their hatch‐date timing. Earlier‐born juveniles had notably broader maximum increments than later born conspecifics, resulting in higher growth rates.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early hatching would be beneficial for larval and juvenile growth, and, therefore, survival. The estimated juvenile hatch‐date distributions were relatively narrow compared with the extended anchovy spawning season (March–August) in the Bay of Biscay and indicated that only individuals originated mainly from the summer months (June–August) survived until autumn. Hatch‐date distributions were markedly different among years and seemed to influence the interannual recruitment strength of anchovy. We conclude that years characterized by juvenile survivors originating from the peak spawning period (May and June) would lead to considerable recruitment success. Downwelling events during the peak spawning period seem to affect larval survival. Furthermore, size‐dependent overwinter mortality would be an additional process that regulates recruitment strength in the anchovy population in the Bay of Bisc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